在孝南区书院街道永新社区,一说起郭国光,居民们就赞不绝口。“郭国光皮肤黝黑,总是笑呵呵的,他为大伙儿办了不少实事!”居民口中的郭国光,既是孝感市第六届、第七届连任人大代表,也是书院街道纪工委副书记,更是一名社区“老书记”。
在基层工作34年,他爱岗敬业,发挥“头雁效应”,架起政府与群众的“连心桥”,始终将老百姓的急难愁盼放在首位。
2017年,在孝感老澴河综合治理过程中,因为善于做群众工作,郭国光被抽调到书院街道拆迁一线,负责光明社区、汪窑社区、城西社区、西湖桥社区等片区部分拆迁现场工作。
征收之难,难在“百姓百心”。在前期入户宣讲政策、做思想工作时,居民抵触情绪大,郭国光每天头顶烈日、冒着高温走进居民家中,上门为居民们反复宣讲拆迁政策、耐心解释补偿标准。在光明社区居民程保胜眼中,郭国光是个非常细心的人。前期拆迁过程中需要断电断水,若是直接“一刀切”,程保胜等一批未拆迁住户的日常生活就遭受极大影响。发现这个问题后,郭国光多次找到相关部门进行沟通,确保程保胜等一批未拆迁住户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。
在拆迁攻坚时刻,郭国光既当拆迁户的“贴心服务员”,又当“政策解释员”,保障了征迁工作顺利开展。直到现在,他仍在参与还建房项目的后期安置、居民生产生活等相关工作。他用温情与担当打开了一扇联系群众的“民意窗”,用耐心和细心架起了一座政府与群众的“连心桥”。
2016年,郭国光当选孝感市第六届人大代表。作为一名人大代表,如何干好社区工作?郭国光也有自己的心得,他说:“要沉得下、立得住,把群众放在心上,把心放在群众身上。”
2023年,因工作需要,郭国光重回永新社区兼任社区第一书记,他说:“好多居民的事没做完,我又回来了。”在这里,他还有很多事放心不下:解决西城嘉园屋面漏水和外墙脱落、加装充电棚、更换照明路灯、建设幸福食堂……他说:“社区工作是停不下来的,群众有需求,我就希望能给居民再办点实事。”
人大代表不单是一种荣誉,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。无论工作再忙、事情再多,郭国光都会经常深入社区一线,走访居民,听取群众心声。他经常前往“人大代表之家”接待群众, 并把一些有价值的、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共性问题进行梳理,形成代表建议提交办理。
综合居民的反映和需求,郭国光在孝感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“关于惠民政策不受户籍影响”的建议,呼吁有关部门根据居民实际需求,利用大数据平台解决居民享受惠民政策申请登记等问题。在2023年孝感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,他提出“打通城区西部交通大动脉”的建议,希望市区两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快补齐城区西部交通基础设施短板,不断完善城区西部功能,持续改善城西人居环境,融入孝感中心城区西部发展,共享城市发展成果。该建议被列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重点督办件,办理成效明显。
为了解决社区老人就餐难等问题,在今年孝感市人代会期间,他又提出“关于加强‘幸福食堂’建设”的建议,提出构建覆盖城区社区、布局合理、共建共享的幸福食堂,为空巢、孤寡、高龄老人提供实惠丰富的助餐服务的设想。如今,社区幸福食堂已建成运营,社区老人和一众居民吃出了幸福滋味。
情系社区,关爱居民,让党放心,让群众满意,是郭国光代表的奋斗目标,也是他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。他说:“我将一如既往地深入群众,为民办实事,当好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。”